古田,别名玉田。 唐开元二十九年(741年),建古田县。1958年兴建古田溪水库,千年古城就此被淹没于翠屏湖底。
古田县城在现在宁德市古田县城东街道办事处的翠屏湖湖底。
古田旧城城墙前身,可追溯到唐代。刘疆率众归唐后,就筑有城墙。宋邑令李堪《古田县记》载:“邑版垣墉,高丈许,步三百周。”规模小,可能筑的是土墙。
图为古田旧城北门,曰“望阙”
古田旧城又叫“玉田”,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(公元741年)。历史上因地连三府路通九县,一直是福州的望县或上县(古时,地域较大、人口较多的县叫望县)。
明弘治十五年(1502年)古田县城重新筑城,历经五年时间才建成。周围一千三百丈,高一丈七尺,宽一丈;开设四座城门,东门“万安”,西门“永丰”,南门“迎恩”,北门“望阙”,各建有门楼;城墙西北跨山,东南濒溪,临溪方向还开设五个水门,水门从北而南,名称顺序为:一保较场门,称威武:二保门称“金井”:三保门名“朝阳”;四保门]名玉滩:五保叫“观澜”,规模略小于四向城楼门楼。
明嘉靖己未年(1559年)为防倭寇,在城西北隅增建炮楼6个;辛酉年(1561年)重建垛城计1600个,加高城垣三尺,修城铺57个,瞭望台一个。 明历历间新建炮台6座,重修旧炮台4座,新建城堡31座,重修旧堡36座、每座5间,计335间。四门分别改名,东门日:“澄清”,匾题“即济”;南门日”太和”,匾题“文治”:北门为“节镇”,匾题“锁阴”:西门为“永丰”,匾题“靖武。城北跨龙首山处,旧有望远楼,改名“太平”。匾题“天关雄镇”,又改建五保观澜为“青黎阁”。 清康熙,乾隆间也有修葺,嘉庆二十二年(1817),知县龚懋修葺东门、门楼,改名“禹门”,门楼改为“跃鲤”。
清光绪十三年(1833年)重修了沿溪石提1750米,光绪二十年(1894年),又重修塌城2330米,内外马道8742米,沿溪堤岸409米,水门5座,城门2座。此后城组因渐失其防御功能作用,毁多修少。
民国期间,部分墙被拆,取砖他用。 民国二十九年(1940),县长黄澄渊拆除了西北跨山的部分城墙。三十三年(1944),县长梁辅丞又拆除南门至西门靠山一段城墙。
1951年,拆除北门至较场坪一段城墙。1958年迁城时,拆除了最后的134米。只留下城基还在人工湖底。
1890年的古田,河道里礁石密布,渡船上人员接踵
古田是福建省最大库区移民县,民国35年(1946年)6月开始勘察的古田溪水库于1951年开工。1958年建设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“101工程”古田溪水电站,古田县迁至距旧城西南9公里的罗华乡庄洋里另建新城镇。1988年建设华东最大的水口水电站,先后两次移民11万人,淹没土地10多万亩。
1943年古田旧城平面图古田旧城城墙图
1958年,国家“第一个五年计划”重点项目古田溪电站兴建后,水位上升,将古田旧县城淹没,千年古城自此淹没于翠屏湖底。由于当时水库储水时间较短,使水下的古田旧城至今仍然得到了完好的保存。
图为古田旧城内的牌楼。